1、没有出世的修养,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。
2、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,就会变成色厉内荏,外表满不在乎,而内心非常空虚。其实大可不必,一个人好就是好,穷就是穷,痛苦就是痛苦。
3、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:一是德薄而位尊,二是智小而谋大,三是力小而任重!
5、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,自欺欺人被人欺,自骗骗人被人骗。
6、佛为心,道为骨,儒为表,大度看世界;技在手,能在身,思在脑,从容过生活。
7、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;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。佳肴美膳,岂可劝饱人之餐;异宝奇珍,未必动廉士之念。
8、佛法不一定在高山、在清净的地方、或在庙子,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,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。社会上到处有菩萨,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。
10、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,虽然做不到,心向往之,才是广大的修行;一切难行能行,虽然做不到,心向往之,才是广大的修行;一切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是菩萨道。
11、少年戒之在色,壮年戒之在斗,老年戒之在得。
12、想发脾气,把脾气转为慈悲,把烦闷转为快乐,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,修正自己的行为。
13、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,无所谓智慧不智慧,用世俗道理说,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,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,( 经典语录 )却有上上智。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,其实是笨人。什么理由?因为他不肯平凡;真能够平凡,就是最高明的人。
14、教育的目标,敬业乐群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学问乃一生之事,做人做事都是学问。
15、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,卓尔不群,就是真的自由。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,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。
16、我平生不欺人,但亦不宁为玉碎,不做瓦全了。但也情不自禁,珠觉难堪。
17、没有认生观,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。问舍求天本无大志,掀天揭地方是奇才,这才是人生的目标。
18、人生,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,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,衣服少了一件,钱少了一笔。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。
19、孙子兵法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字势,一个时代的潮流、一股社会的力量来临之时你跳不出来,就会被淹没。什么是势?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,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,不跟着社会风气走。
20、人生两样最难舍,一是财,一是命。只要有利于人世,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,这就是施。但这太难了,虽然做不到,也应心向往之。
21、功成身退数风流,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,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。妄想违反自然,何其可悲!
22、政治、军事、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,只有利害关系。怎么临时处理,要懂得应变。但是要注意,虽然没有善恶是非,都还是有因果的。
23、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,还要看小说。所谓历史,常常人名、地名、 时间都是真的,内容不太靠得住;而小说,是人名、地点、时间都是假的,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。
24、像我们学佛的人,修持多年下来,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,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,让人都不敢望他,更不敢亲近。这就是不对了,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,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,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,自然会起亲切感,或是庄严感。这个就是功德,是功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。儒家弟子形容 孔子「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」,看他的样子很庄严,有点令人害怕,可是一和他接近,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。所以说有道的人,色身一定转变了的。
26、身口意三业,翻过来就成十善业,是学佛的基本行为。我常说,学佛慢一点来,先学作人,人都没作好,想学大乘道成佛,没有那么简单的。
27、在家出家的学佛人千万注意,要「不舍世法」。如果为了想舍离世法而学佛,就已经错了。因此也要记得我们一再引用过六祖的话,「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
28、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,无所谓智慧不智慧,用世俗道理说,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,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,却有上上智。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,其实是笨人。什么理由?因为他不肯平凡;真能够平凡,就是最高明的人。
29、作人平凡就是佛。一般人学佛学成了疯子,不肯平凡。佛在悟道之后感叹「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」,个个是佛,佛所有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,为什么不能悟道?「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」。那你只要不妄想不执着就好了嘛,是不是很简单?你说,是啊,所以我天天在除妄想。唉,你那个除妄想的念头不又是妄想执着吗?所以你连一缸水也喝不完,更不必说一江水了。
30、禅宗祖师说:「佛是了事的凡夫。」所以学佛要依了义经,不依不了义经。你也不要执着于佛经上所有的话,一执着了,对不起,虽然不是邪见,但是成了边见,也就是宗教性的偏见。宗教的偏见最多,也最排他。但是我看每一个宗教都一样,因为基本上都是教人为善的,这总没有错吧!不必说你是那个教,我是这个教。你睡午觉,我睡晚觉。宗教的最高处是有不同,但你不要用最高来看人家,要从平等线来看。
31、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,都有他的大愿、本愿,才能 成功。注意!这就是话头,我们学佛只想‘我好’,我好不是大愿,那是私心。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,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。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,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,有的人喜欢开米店......等等,不一而足,能就自己内行之事,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。世间法如此,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,先要有他的本愿。
32、多 数学佛人大愿没有,小愿一箩筐,一会儿说这两天把事情弄完,找个清净的好地方,放下一切好好修;一会儿又是要吃素……都在那里自欺欺人,就算给他安顿好了地方,他又这样不好,那样不好。发愿是很难的。真正的学佛,没有诚心发愿,绝对不会成功,你怎么学也不成功的。
33、我们要晓得‘引满能招业力牵’,发愿是意识境界啊!意识要空,没有错,但意识不是你去空它,而是它来空你的啊!谁能空得了意识?你那个想空的念头就是意识,所以是意识来空你。事实上,意识也不是空,它本来‘非空非有’,本来‘即空即有’。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、唯识部分研究透彻,道理就在此。一切学佛修行都是意识真正成就,但它不是凡夫分别心的意识。
34、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,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,也成不了佛。只求利益一切众生,不求利已,才是真正的菩萨,做到‘饶益一切有情戒’才能成佛。
35、外道、内道的差别何在?怎么叫作外道呢?心外求法就是外道。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‘外道’这个名辞,譬如,我信佛教,你不信佛教,你是外道;我信天主教,你不信我的天主教,你是外道;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,你就是外道,这些都是乱讲。这个外道与世间法一样,都是由‘我见’而起。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,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,是下列五见之一;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‘见’就是观念,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,不能证得菩提。